絲路中印交流時空平台

絲路中印文化時空交流平台

絲路中印文化交流時空平台,特色包括「事件導向」、「時空互現」、「資料分享」及「文化紀錄」等。經由Google Map和TimeLine兩者的互動,來呈現歷史事件時空的延展與文獻的研究成果。並將佛典文獻及漢傳佛教歷史、中印絲路地理整合在地圖影像、現地踏查、查詢檢索與文本呈現的介面上。時空地圖路線包括「2011年三大師西行求法時空地圖」、「2012年61位西域求法高僧時空地圖」、「2013年印度來華高僧時空地圖」、「2014年《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時空資料庫」、2015年《入唐五家傳》時空資料庫」,建構西行陸路求法路線、西行海路求法路線、印度來華路線等時空路線圖,讓絲路中印文化交流時空平台成為最完整的絲路時空地圖平台。

特色:

此資料庫含「數位博物館玄奘西域行」及「絲路中印文化交流時空平台」二專案。
「數位博物館玄奘西域行」絲路研究文獻、辭典、藝術,及大唐西域記、西遊記等。「絲路中印文化交流時空平台」視覺化的時空互動地圖,人、事、時、地、物交會的絲路研究平台。

簡介:

絲路中印文化交流時空平台,特色包括「事件導向」、「時空互現」、「資料分享」及「文化紀錄」等。經由Google Map和TimeLine兩者的互動,來呈現歷史事件時空的延展與文獻的研究成果。並將佛典文獻及漢傳佛教歷史、中印絲路地理整合在地圖影像、現地踏查、查詢檢索與文本呈現的介面上。時空地圖路線包括「2011年三大師西行求法時空地圖」、「2012年61位西域求法高僧時空地圖」、「2013年印度來華高僧時空地圖」、「2014年《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時空資料庫」、2015年《入唐五家傳》時空資料庫」,建構西行陸路求法路線、西行海路求法路線、印度來華路線等時空路線圖,讓絲路中印文化交流時空平台成為最完整的絲路時空地圖平台。

 

《宋高僧傳》之校勘與數位化版本

《宋高僧傳》校勘與數位化版本

對於宋初名著《宋高僧傳》的最新校勘及詳注電子版本。書中所有的地名、人物與艱澀詞彙,均有注解及與資料庫、地圖連結,讓讀者能深入地了解傳記中的事件、人物以及地點。以此新版本,讀者亦可輕易描繪某位高僧的行跡圖,或追蹤傳記的資料來源。

特色:

地圖與文本作動態連結,關鍵字詞均作詳注。校勘以《大正藏》、《磧砂藏》互校為主,佐以《舊唐書》、《新唐書》、《全唐文》及唐代石刻遺本。

簡介:

對於宋初名著《宋高僧傳》的最新校勘及詳注電子版本。書中所有的地名、人物與艱澀詞彙,均有注解及與資料庫、地圖連結,讓讀者能深入地了解傳記中的事件、人物以及地點。以此新版本,讀者亦可輕易描繪某位高僧的行跡圖,或追蹤傳記的資料來源。

內容:

本計畫將以三種介面做為文本視覺化的形態,即人與人、人與地、人與時的動態關係圖。加上對於文本的詳細校注,多方資料之引用,不僅閱讀上較已往紙本順暢,原著的錯誤亦得以匡正。是本書目前最佳的數位化版本。

台灣佛寺時空平台

台灣佛寺時空平台

本研究擬以地理資訊系統(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整合「台灣佛教文獻資料庫」與「台灣佛教數位博物館」等網站資料,發展成為台灣佛教地理資訊平台,以供進階的台灣佛教史地相關研究。

特色

台灣佛教地理資訊平台,結合文獻、資料庫與 GIS技術。

簡介:

本研究擬以地理資訊系統(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整合「台灣佛教文獻資料庫」與「台灣佛教數位博物館」等網站資料,發展成為台灣佛教地理資訊平台,以供進階的台灣佛教史地相關研究。

佛教傳記文學

佛教傳記文學

特色:廣泛收錄了2900篇著名的中國佛教修行僧侶個人傳記,並採用TEI標記進行數位加值及產出。

簡介:

本專案提供三種不同的資料應用方式:

壹、佛教傳記文學之地理資訊系統  連結 →

結合GIS(地理資訊系統)和傳記文本的整合介面。閱讀左側面板上的傳記,點擊文本之人名,地名和時間即跳出顯示該筆資料的規範資料庫詳細資訊。

貳、佛教傳記文學之社會網絡視覺化  連結 →

這是依據佛教典藏人名資料數位加值產出的社會網絡圖。介面查詢可使用單篇高僧傳或跨傳僧人關鍵字查詢來選擇您想觀看的社會網絡。點擊人名跟人名之間的連接線按滑鼠左鍵可顯示雙方在一特定時間、地點所產生的關係點資訊,並提供CBETA大正藏文本及GIS介面超連接。

參、佛教傳記文學人名時間軸      連結→

應用人名規範資料庫及僧傳文本記錄之時間資訊,所應用呈現的人名時間軸視圖(歷史年表)。點擊單一人物的時間軸,會跳出該一人物的完整資訊,除人名簡介、社會網絡關係、僧傳GIS文本外,在點擊Timeline View>超連結會列出與其生卒年有重疊的人,並以紅色顯示列出與該人物有互動過的其他人物。